1940年10月,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大举进攻苏中新四军,为了配合新四军在苏中的反摩擦斗争,八路军第五纵队立即南下,在涟水境内突破韩军盐河、废黄河防线,相继攻克佃湖、东沟、阜宁、盐城等地。在地方党组织的配合下,八路军分兵发动和组织群众,打击日伪势力,开辟了盐阜抗日根据地,普遍建立了县、区两级抗日民主政权。10月10日,成立了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;10月15日,成立了盐城县抗日民主政府。伴随着八路军南下和盐阜抗日根据地开辟,射阳境域的抗日民主政权得到了建立、巩固和发展。
1942年4月射阳县建县前,以境内潮通港(约今黄沙港)为界,南北分属盐城县、阜宁县。1940年盐城、阜宁建县初,仍按旧制区划,盐城、阜宁县委、县政府向各区派出了民运工作队,逐步在各区建立了基层民主政权。此时,射阳河以南、黄沙港以北、串场河以东的大部分地区为阜宁县的第九区,区长路振华,这是射阳境内最早建立起的民主政权。
1941年7月,日伪对苏北、苏中根据地发动了规模空前的大“扫荡”,苏北、苏中军民奋起反击,至9月上旬,日伪的大“扫荡”以失败告终。虽然取得了反“扫荡”胜利,但盐阜地区的主要集镇和交通线仍被日伪占据,日伪兵力依然强大。由于盐城、阜宁两县县境比较大,加之日伪封锁、分割,造成组织对敌斗争的交通联络、统一指挥有所不便,盐阜区党委决定划大县为小县。盐城县黄沙港以南、斗龙港以北、串场河以东地区设立盐东县;阜宁、盐城两县串场河以东、射阳河以南、黄沙港以北地区设立一个县。
1941年11月7日,盐东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,驻东海边泰和乡一带(今步凤镇东南)。是年底,盐阜区党委派陈克天(时任涟阜支队副支队长)到射阳境内进行敌情、社情调查,着手筹建抗日民主政府。1942年初,陈克天来到境内,邀请开明绅士商讨建县有关事宜,根据邹鲁山、唐东山等人提议,因射阳河横贯县境,古时亦有“射阳县”,决定沿用“射阳”县名。1942年4月21日,射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大顾庄(今阜宁县施庄镇境内)成立,陈克天任县长,下设民政、财经、文教、保安4个科。此时,日寇在县境内建有10多个据点,驻军800余人,另外还有国民党军队、汪伪“和平军”、土匪约8000人,日军与当地的伪军、土匪沆瀣一气,敌情复杂。为了开辟新区,在新四军三师一部分武装协助下,基本上是打一仗,开辟一块地方,建立一个基层民主政权,到1943年7月,全县建立7个区、83个乡抗日民主政权。县政府建立地方武装,配合主力部队作战,发展根据地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,使射阳县地方民主政权不断巩固和扩大。
(县委党史办) 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《云好人》网站看到的,谢谢!请记住永久网址:http://www.yunhaoren.com